
今年普通高校招生集中录取工作自7月6日开始,计划到8月3日结束。截至7月21日,已顺利完成各类别提前批以及普通类特殊类型批、艺术类本科批、体育类常规批、春季高考本科批第1次志愿录取工作,已录取考生7.7万人。目前正在进行的是普通类常规批第1次志愿录检和艺术类本科批、春季高考本科批第2次志愿录检。接下来,了解一下录取基本情况、录取规则、录取流程、后续工作提醒等情况。一、录取基本情况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指挥全省高校招生录取工作,领导小组下设招生录取工作办公室,设置录取审核与计划管理组、投档与信息管理组、综合协调与服务保障组、宣传与舆情处置组、督查与信访组5个工作组,各工作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既各司其职又互相配合。严格现场管理。录取现场实施封闭管理,设置24小时门岗并配备人脸识别系统,按证件类别限制活动区域。落实关键岗位分工与授权机制,对重点区域实行实名登记和审批制度。强化人员管理与操作规范,相关工作人员签订保密承诺书,严禁将手机等电子产品带入录检场所。强化安全保密。加强对全体工作人员纪律警示教育,强化投档、录检等关键岗位人员培训,对每个环节、步骤执行情况跟踪检查。录取计算机均安装安全管理系统并启用U盘管控,全面限制外部设备接入和非法数据拷贝。志愿填报系统数据库实行三段密码管理,核心数据实行物理隔离和分区管理,关键数据交接终端统一安装录屏软件,确保录取工作绝对安全。提升服务质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传体系,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各类招生录取关键信息,确保信息公开透明。每批次志愿填报结束前和录取结束后,向考生发送志愿填报提醒和录取去向短信,截至目前,累计发送284万余条。安排8名工作人员专门接听咨询电话,成绩公布至今已接听电话2.1万余个。录取现场设置2个信访接待室,全力保障考生诉求及时妥善处理。

二、录取规则介绍我省普通高考分为夏季高考和春季高考两种类型,其中,夏季高考分为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三个类别,春季高考分为30个专业类别,各类别按批次依次录取。下面以录取人数最多,考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普通类为例,向大家介绍一下各批次录取规则。普通类分为提前批、特殊类型批和常规批三个批次,录取工作按照这三个批次依次进行。(一)普通类提前批今年,首次在提前批部分类型中实行平行志愿,将提前批分为A类和B类。A类不实行平行志愿,主要包含军事类、公安政法类、飞行技术、航海类、消防救援、综合评价、高水平运动队等本科招生,以及定向培养军士生专科招生。这类招生高校及专业录取标准不统一,有体检、面试、专业测试、身体条件等特殊要求,所以实行以学校为单位的顺序志愿模式,即:考生第1次志愿填报时只能填报1个学校志愿;第2次志愿填报时可填报4个顺序学校志愿。提前批A类按一定比例进行投档或关联合格名单全部投档。B类实行平行志愿,全部为本科招生,主要包括国家公费师范生、省属公费生、部分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紧缺涉农试点专业等类型。志愿填报均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模式,考生均可填报最多不超过60个志愿。提前批B类因实行平行志愿,按招生计划的1:1投档,能够增加考生的选择机会,提高高校的志愿满足率,实现双赢。(二)普通类特殊类型批我省特殊类型批仅包括高校专项计划这一类本科招生,安排1次志愿填报,设1个学校志愿,包含6个专业志愿及1个专业服从调剂志愿。特殊类型批投档时,将高考成绩达到或超过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且取得高校专项录取资格的考生根据其志愿全部投档,由招生高校根据本校高校专项计划的录取规则及招生计划数,确定录取名单。(三)普通类常规批常规批包括未列入提前批和特殊类型批的其他本、专科招生,实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的办法,安排3次志愿填报。第1次志愿由普通类一段线上考生填报,均为本科志愿,填报时间7月5日-7日,目前该批次正在录取中;第2次志愿由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填报,包括剩余本科计划和所有专科计划,填报时间7月24日-26日;第3次志愿由普通类二段线上考生(含未被录取的一段线上考生)填报,填报时间7月31日,如果还有本科、专科计划未完成,则填报剩余本科计划和专科计划。常规批3次志愿均实行“专业(专业类)+学校”的平行志愿模式,1个“专业(专业类)+学校”为1个志愿。考生每次填报志愿的数量不超过96个。常规批不设专业服从调剂,投档时,考生直接投档到招生高校的具体专业,只要符合招生政策规定和高校招生章程要求的体检、分数、外语语种等条件,就能被投档的专业录取。

三、录取工作流程整个录取流程可以概括为:投档准备—投档—高校阅档—录取审核这4个核心步骤。投档准备。在正式投档前,省招考院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具体包括整理招生计划信息、整理考生的志愿数据、准备考生成绩体检等数据、制定具体投档办法等。投档准备工作要求严谨、细致、周到、全面,对数据质量要求极高,是后续录取工作的基础。我省的投档准备工作从录取开始前一个月就进行了,截至正式投档前已全部准备完毕。投档。我省投档分两组进行,使用两套不同的系统独立开展,两组分别投档完成后进行投档结果比对,确保结果准确无误。在本科平行志愿投档阶段,还会提前进行模拟投档。模拟投档的主要目的,是让招生高校充分了解我省生源情况,同时努力争取在山东增加招生计划。录取工作环环相扣,在整个录取期间,没有节假日,为了更好服务招生高校,录检员加班加点是工作常态。经过不懈努力,截至目前,我省已争取新增本科计划1200余个,惠及更多考生录取到更心仪的高校。高校阅档。投档之后,高校接收到省招考院投递过来的考生电子档案。这些档案包含了考生高考成绩、高考体检信息、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志愿信息等。高校依据招生政策和招生章程,对投档考生进行审核录取。如果有不符合规定的考生,高校就会将考生退档。例如有个色盲考生报考了某个专业,但是该专业不招收色盲考生,那么高校就会对该考生提交退档申请。高校完成所有投档考生的档案审核后,将录取结果提交省招考院。录取审核。录取审核主要目的是确保每个考生的录取结果都符合国家招生政策、高校招生章程以及考生自身的资格条件,切实做到“录取有理、退档有据”。省招考院设立专门的录取审核组,对高校提交的录取结果进行严格审核。在今年的实际审核过程中,出现过学校退档错误、专业分配错误等问题,录检员从维护考生利益出发,认真审核、严格把关、精准反馈,及时纠正错误,确保录取结果准确无误。至此,一个考生的录取流程就全部结束了。后续,高校根据省招考院审核通过的录取结果,发放录取通知书。

四、后续工作提醒认真阅读招生章程。在之前的录检中,发现个别考生因填报了不符合高校招生要求的志愿被退档,给考生本人带来很大损失。后续还将进行普通类、体育类常规批第2次、第3次志愿填报,以及艺术类专科批、春季高考专科批第1次、第2次志愿填报,在此提醒考生,填报志愿前一定要认真阅读高校的招生章程,确保自己符合相关高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重视志愿填报顺序。平行志愿投档时,首先将所有考生按位次排好顺序,从位次排名第一的考生开始,逐一进行检索投档。当检索到某考生某个志愿还有剩余计划时,系统会自动将该考生档案投档到该学校该专业,该考生的其余志愿不会再被检索,然后系统开始检索下一名考生。因此,填报志愿时务必按照心仪顺序排列,确保被任何一个志愿录取,都不会切勿轻信虚假承诺。高考招生录取全过程实行计算机操作,网上远程录取,工作流程规范,任何投档录取操作均被严格记录,绝无可能“人为操作”或“低分高录”,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切勿上当受骗。目前录取工作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下面录取还将持续十几天的时间。接下来,我们将继续严格管理、规范操作、精准服务,全力确保2025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工作安全、平稳、顺利完成。举报/反馈
倍悦网-配资官方网站-正规的股票杠杆公司-场外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